农苗网

|

南阳苗木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南阳资讯 > 正文

南阳:淅川湿地构筑水源地生态屏障

发布日期:2015-08-17 09:56:34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2207
[导读]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和核心水源区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马蹬镇一家农家乐宾馆附近,一片芦苇迎风摇曳,宾馆排出的生活污水流经芦苇丛下面的小池后,变成了汩汩清水。&nbs

南阳苗木】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和核心水源区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马蹬镇一家农家乐宾馆附近,一片芦苇迎风摇曳,宾馆排出的生活污水流经芦苇丛下面的小池后,变成了汩汩清水。

  “人工湿地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净化水质,我们这里排出的污水经过处理后还能再浇花、种树、冲厕所,方便得很啊!”农家乐宾馆负责人介绍说。

南阳:淅川湿地构筑水源地生态屏障

    这是淅川县建设人工湿地、保护水源地水质安全的一个缩影。为有效减少面源污染、净化水源地水质,该县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先后启动了“2+10”项目,“2”是指1个库区河流入口处和1个重点集镇的人工湿地建设工程,“10”是指5个生态文明示范村和5个移民新村的人工湿地建设工程。

  “人工湿地通过管网收集生活污水,在隔栅池中进行固液简单沉淀分离后,再进行生物厌氧池分解,较后陆续流入潜流及表流湿地池,经过水生植物对营养物质吸收处理,达标后作为植物生态用水或排放到自然界中。这种方式简便易行,不需动力和运行费用,后期管护成本也十分低。”淅川县环保局副局长余国公告诉记者。

    上该县集镇槐树洼村利用人工湿地模式建设了一套日处理能力3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系统,通过管网将75户群众生活污水进行集中收集,人工湿地在自然净化污水的同时还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

  “人工湿地式污水处理系统,不仅解决了我们老百姓的生活污水随意排放问题,还能稳固土壤、美化环境,真是一举多得啊!”上集镇槐树洼村群众李金柱兴奋地说。

南阳:淅川湿地构筑水源地生态屏障

    近两年来,该县还对水位线在150米至171米的40余万亩丹江口库区消落地进行综合生态治理,规划建设人工湿地带,重点栽植水草、垂、杨树等耐水性植物,全面涵养水源,净化水质。

    如今,漫步淅川,随处可见一排排芦苇、竹柳、美人蕉迎风起舞,形成了一道道靓丽的人工湿地景观,为守护一库清水构筑起了牢固的生态屏障。

 
  • 下一篇:
  • 上一篇: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